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遂宁市船山区税务局“税宁调解工作室”,一场由纳税人、税务部门、专家团队三方共同参与的“税费争议”调解会正在进行。
不久前,被调解人林子涵的公司收到一起自然人异议申诉,申诉人为公司员工。收到办税人员申请后,船山区税务局调解工作室立刻着手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了解实情后,调解人员通过视频连线,将申诉人和当事人召集在一起,并且邀请公职律师参与。
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和申诉人进行沟通,普及相关政策。公职律师从法律角度、法律责任上告知申诉人恶意提起申诉的风险。调解人员对申诉人和当事人进行调解和劝导,促成双方达成和解。
林子涵公司的争议能如此快解决,得益于船山区税务局通过“定制化”争议调解,源头解决争议,让税务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船山区税务局打造“黄橙红”三色分级办理机制,提升调解的专业性、权威性。三色分级办理机制为:“简单争议—黄色等级”,调解工作室受理“马上办”;“复杂争议—橙色等级”,专家团队集中调解“精准办”;“疑难争议—红色等级”,多方联调协同“合力办”。目前,船山区税务局已组建专家调解队、“三师”业务骨干队等专业调解队伍5个。
据了解,多方联动组建以税务部门为中心、其他熟悉或与税收事务相关的单位为辅助的“1+3+N”涉税(费)争议调解委员会,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宽领域、规范化”的税务调解体系,形成税收共治网格化管理,各类涉税(费)争议调处成功率达100%。与此同时,船山区税务局梳理规范调解程序,对争议采取“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方式,形成争议调解及后续服务工作闭环,全力打造争议调解“终点站”。
从源头减少涉税业务办理中的争议问题。今年以来,船山区税务局累计接待来电来访群众86人次,召开涉税(费)争议调解委员会会议2次,开展“小船直播”活动3次,调解社会民生类、政策类等争议17起,调解成功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船山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亮表示,将把“枫桥式税务分局”作为“办实事、解难题、优服务”的实践课堂,立足“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区局,争议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定位,着力实现进“一扇门”、解“一揽子忧”、促“一方和谐”。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格局”大背景下,持续发展和创新“枫桥经验”,及时调解和处理好涉税涉费争议,进一步推动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媒体记者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