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复兴镇博古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在政策帮扶和自身努力下,博古村不仅成功脱贫“摘帽”,还成为了遂宁市乡村振兴重点村。在产业经济不断腾飞的同时,复兴镇不断深化博古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五强行动”为抓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如今,博古村“清廉村居”初具雏形,实现了从贫困村到清廉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廉情监督工作室
激活基层廉情“探头”
“我正准备拨打12345反映问题,没想到村上就带人来帮我把问题彻底解决了。”7月19日,在复兴镇博古村,村民马葵兴奋地说。今年6月,在博古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施工结束后,马葵屋后的排水沟却在复耕中被堵塞,给马葵一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发现问题的马葵仅在闲聊时与其他村民抱怨过此事,没想到第二天村干部便带人上门,将被堵塞的排水沟清理干净。
马葵的烦恼迅速解决,得益于博古村实施的“清廉村居”建设。今年6月,复兴镇党委在博古村正式设置廉情监督工作室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桥头堡”,并组建了由监委会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员、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廉情小分队。廉情小分队时常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廉情民意收集。“任何群众不满意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收集的信息。”复兴镇纪委书记张益介绍,博古村廉情小分队成为一个个移动的基层廉情“探头”,可以及时了解到村民的不满和烦心事。
“红黄橙”三色法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基层廉情信息的广泛收集,根本目的还在于解决问题。
在博古村,廉情小分队将每天收集的廉情信息汇总到廉情监督工作室,再根据问题大小按照“红黄橙”三色法分类。黄色代表村级层面能够解决的矛盾纠纷,橙色代表需联合镇级部门参与化解的矛盾纠纷,红色代表需政法力量协同参与的矛盾纠纷。
与三色法矛盾分级制度相匹配的,是快速响应的矛盾化解机制。今年6月,两位村民因一个误会大打出手。眼见事态可能升级,廉情小分队将信息上报廉情监督工作室,该信息被划定为黄色矛盾,并指定村委会副主任负责协调,最终帮助双方消除了误会。
“通过三色法对矛盾分级,不仅需要迅速调解,还要持续跟进。”张益介绍,如今博古村已建立起完善的三色治理工作机制,按期回访反馈、联席会议研讨和督查考核,问题处置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清廉之风从田间地头吹入百姓心头,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打造清廉阵地
廉洁赋能乡村振兴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清廉村居”,党员干部是关键。
在建设“清廉村居”过程中,复兴镇围绕建设清廉班子,强化制度约束,认真执行遂宁市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用权行为规范,督促村干部认真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对廉情小分队发现的针对村干部的廉情信息,将由镇纪委负责处置。同时建立村干部个人廉洁档案,每年更新一次,动态掌握村两委干部廉政风险情况。利用村级原有文化室,打造“清风书吧”和“清廉学堂”,形成以学养德、以学促廉,建立集阅读、探讨、赋能为一体的廉政文化阵地,提升党员群众的廉政文化素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和强化廉情监督工作室监督效能,深化细化和推广组、村、镇三级廉情监督工作机制,推动村级监督做深做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张益说。
(全媒体记者黄铂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