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贺建平)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面提升农村应急救援水平、强化农村危房排查整治、构建农村群防群治格局。
据了解,按照“制度化+清单制”模式,我市全面加快推动村(社区)应急管理服务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救援队伍“一站一库一队伍”建设,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应急管理服务站95个,紧急应急避难场所122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104个,储备各类救援救灾物资12.16万套(件),组建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分队1445支。
同时,我市还以经营性农村自建房为重点,采用核查台账、现场踏勘、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会同住建、自规、农业农村、消防等部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无死角“扫描”。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农房71万余户,分类整治C、D级危房3.01万户,撤离安顿3925人。
我市还大力推行“十户联保”制度,变少数“单防”为全民“共防”,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应急广播、乡镇流动宣传车等载体,将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延伸到村到户到人。今年以来,我市组建农村灾害隐患信息员队伍1145人,设置宣传站点2462个,横幅标语5737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9万余份,全力护航乡村振兴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