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摆在账上”陆续“退到手上”,今年以来,我市税务部门扎实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退税红利持续释放,全市中小微企业迎来发展“春天”。1-6月,全市增值税留抵退税已有11.67亿元退至纳税人账户,是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2.1倍,惠及市场主体1228户,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92.4%,退税金额占比超六成,有力保障了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
“真金白银”为企业降压纾困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小微企业面临市场需求降温、订单减少的严峻挑战。
“上游企业所在地上海遭疫情重创,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下游企业所在地成都、重庆市场需求量持续降低,导致产品积压,形成大量留抵。”四川亿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位于安居工业集中发展区汽摩产业园,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重卡配套产品的企业。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回忆年初的艰难处境,公司财务人员吴佳仍心有余悸。当地税务干部第一时间为公司送上政策大礼包,39万余元的留抵退税很快到账。如今,公司的发展劲头更足了,并计划扩一条生产线。
我市税务部门组建“春风小队”,主动问计问需,快速响应小微企业的办税缴费需求,将政策“春风”吹送至企业,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
“商场80%的租户都是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很多租户连缴纳租金都存在困难,商场营运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射洪永逸广场财务负责人李好为告诉记者。
正在大家着急万分的时候,税务干部上门来了。“辅导我们进行减免税申报,疫情以来共减免房土两税81万元。”李好为介绍说,射洪永逸广场将享受的税收优惠红利传递,共为租户减免租金113万元,40户入驻商户无一户退租,帮助稳定就业310人。
资金“活水”为发展增添信心11.67亿元退税资金,相当于11.67亿元流动资金正在变成资金“活水”,加快稳增长、促发展。
“没想到退税力度这么大。我们将这笔费用运用到扩大生产和研发中,让企业竞争力更强。”5月,遂宁伊连特电子有限公司收到1014.22万元退税款后,第一时间将这笔钱的使用计划“分享”给税务部门。
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四川王力特防门业有限公司一季度销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正处厂房建设中期,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当地税务部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线上征纳互动平台向企业推送最新的增量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线上减税降费专员”辅导企业进行申报和退税。5月,在收到620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四川王力特防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跃斌非常激动。“目前已投资2.5亿元,工厂设备基本安装调试完成,开始进行试产,预计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王跃斌充满信心。
精准辅导力争“直享快达”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税两费”减免、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部分税费……为了让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全市287名“税务秘书”奔忙在全市各地,对企业一对一辅导,精准画像打造“定制服务”。
位于蓬溪上游工业园区的四川华顺海天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化纤织造生产、加工、销售,现有员工近百人。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公司停产停业,期间还遭受一场严重火灾。近两年,企业积极复建、复产,努力维持日常运转。
“退税专员通过QQ主动联系我们,告知‘六税两费’减免政策,指导我们退还了一季度多缴的税款。根据测算,到今年底,我们将享受到该政策减免税款20余万元,这笔资金将用于设备维护。”公司负责人赵青告诉记者。
大英彰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光学仪器制造企业,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等地。针对彰骏光电这类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税务部门建立“一企一账”,建档归集企业涉税信息,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强化跟踪管理,建立涉税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精准识别、及时提醒涉税风险点,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我们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还能享受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和‘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彰骏光电公司负责人刘厚文表示,“有了政策加持,我们对开发新产品充满信心。”
政策红利还在持续释放。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持续强化税惠政策宣传辅导、优化各项服务举措、强化系统内外配合协作,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力求最大程度惠及市场主体,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税务力量。 (全媒体记者蔡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