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一条4.8公里长的最美乡村路串联起18个旅游景点。当前,以“永和家园”为核心IP,船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正着力打造集美食、民宿、游玩、购物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区,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美丽乡村焕然一新,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示范园、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等。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为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推动完善国土空间基层治理体系,船山区创新举措,为乡村振兴凝聚智慧力量,其中,配备乡村规划师就是举措之一。
规划引领
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2021年7月,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指导要求,创新用人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聘了5名乡村规划师,为村民“量身定制”规划美丽家园,助力船山区美丽乡村建设。
从此,船山区田间地头不时出现乡村规划师实地调研、走访的身影,他们互相探讨村庄规划发展模式,与规划编制单位全程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村庄规划编制,为每一个村庄规划发展方向。
永河片区作为船山区全力打造的成渝主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乡村规划师十分注重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基层诉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构建了“三区四轴、一心多点”总体格局,划定诗意谷湾、东山秀景、富美丘田、镇园相映、主题沙洲五大风貌分区,塑造特色原乡丽景。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态圈,全面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农业聚集地、田园文化会客厅、都市农旅目的地、丘区沟谷魅力区。如今,船山区永河片区已成为我市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本之一。
“在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过程中,很多时候不能只考虑宏伟蓝图,更要考虑规划的具体实施性,怎样才能满足发展需求,对于我来说,主要难度是适应从‘书本’到‘实践’的转变。”徐梦川是船山区乡村规划师的一员,在开展乡村规划工作的近一年里感受颇深,他说,真实的乡村建设纷繁复杂,既要考虑提升乡村环境,又要守住乡愁。
“把脉问诊”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年来,船山区乡村规划师积极努力推进村庄规划,不断从产业发展愿景、用地适宜性分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内容入手,细化完善船山各村综合发展方向,为理清全区村庄本底、明确未来目标定位贡献力量。“有了乡村规划师,乡村更美了,乡味更浓了,乡亲们的增收路更宽了。”正是由于乡村规划师的坚守,船山区乡村正悄然蝶变,经过乡村规划师的努力,船山区各个村的美丽画卷被描绘得愈加清晰。
据了解,船山区共7个乡镇,现有乡村规划师7名,其中市级下派乡村规划师2名,区级聘用制乡村规划师5名,全区乡村规划师在船山区县域片区划分方案基础上挂片区开展工作。去年以来,全区乡村规划师积极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工作全过程,为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1500张基础图片资料,并分7个乡镇完成各类基本信息情况统计表50余份,在“三区三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乡村规划师累计配合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局部调整3次,拟定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规划指标10余次,并为推进全区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贡献专业技术力量。
“我们将继续做好配套服务保障,抓牢人才‘牛鼻子’,引导乡村规划师在决策审议上参谋把关、在规划设计上点睛提升、在项目施工上督促落实,为助推全市幸福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规划专业力量。”船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王浩表示。(全媒体记者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