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贺建平)自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聚焦突出问题,长效治理,扎实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管控,确保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取得实效。
据了解,我市梳理生产储存环节本质安全较低、交通运输环节源头管控不到位等6个突出问题,从责任落实、水平提升、机制健全等5个方面制定30条工作措施,明确治理时限和责任单位,将分三个阶段开展为期一年的集中治理行动。我市将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纳入风险防控范围,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全面排查运行15年以上的石油炼化装置和合成氨装置,截至目前,已发现整改隐患37处、整改合格率100%。
此外,我市还开展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将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完成率、排查任务完成率等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指标纳入系统预警模型,实施分类分级精准监管,实现重大危险源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