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射洪市瞿河镇鲜家沟村,炎炎烈日下,村民们奋力抢收成熟的油菜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另一边在新整治的撂荒地上,倾注全村希望的旱稻也钻出了绿油油的幼苗。近年来,在镇村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曾被评为省级贫困村的“后进”村,不仅如期实现整村脱贫,如今仍不断释放发展动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后劲十足。
□全媒体记者 黄铂晶
因地制宜 撂荒地焕发新活力
站在鲜家沟村委会对面的山坡上,环顾四周,目之所及一片葱郁。70亩的土地上,套种着玉米、黄豆、南瓜,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里曾经还是一整片撂荒地,今年我们将这片撂荒地开垦出来,发展村集体产业。”鲜家沟村第一书记魏长委介绍,鲜家沟村全村人口3950人,而常住人口仅800余人,劳动力不足导致大片土地撂荒。面对这样的情形,2021年,鲜家沟村两委开垦了100余亩撂荒地,种植萝卜等蔬菜,大力发展集体产业。
今年3月以来,村两委再度牵头,带领10余名村民开垦70余亩撂荒地。“今年我们采取玉米、黄豆、黄瓜三套种,既保证了粮食种植,也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同时还能为村民就近就业提供岗位,可以说是一举多得。”魏长委介绍。
在鲜家沟村的另一边,数十亩撂荒地也同样被开垦出来,成为该村发展旱稻种植的试验田。鲜家沟村受地理条件限制,缺水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现状,今年鲜家沟村专门引进四川省农科院研究的旱稻品种。“这种旱稻的优势就是不需要水田种植,耐干旱能力强,打破了鲜家沟村缺水的制约。”魏长委介绍,如今40余亩旱稻幼苗长势喜人,待试种成功后,将在全村推广种植。
强基固本 “后进”村发展后劲足
在鲜家沟村,农业发展热火朝天,新村建设也同样如火如荼。
今年以来,村民唐绍宁有一个习惯,便是每天到鲜家沟村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集中居住区建设现场看一看,时刻关注工程施工进度。在建设现场,4栋集中居住住宅楼主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附属工程和内部装修施工作业。“预计今年6月就能全面竣工。”施工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回答让唐绍宁兴奋不已:“住了大半辈子破瓦房,马上就要住新楼房了,能不高兴吗?”
据介绍,土地增减挂钩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在保障项目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能有力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目前,整个集中居住区建筑面积2266平方米,可以容纳24户村民居住,实现土地复垦面积20亩。”魏长委介绍。
农业产业不断发展,新村面貌也日新月异。但在村两委眼中,这样的改变仅仅是鲜家沟村走向振兴的开始。“未来五年,我们要将全部村、组道路拓宽;新建水利设施,让该村缺水成为历史。”魏长委介绍,今年以来,鲜家沟村制定了2021-2025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确定全村农业、产业、新村建设的发展蓝图。“国道G247改道将为我们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将牢牢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农旅文化,发展乡村体验式农家乐,将鲜家沟村全面建设成为集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小康村,让鲜家沟村成为射洪的城市后花园。”魏长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