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瞄准“双碳”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整体推进城市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等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全力将遂宁打造成为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全媒体记者 刘晓
高标准推动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创建目标、主要任务、工作分工、保障措施等内容,制定《遂宁市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目前,全市已建成一批星级绿色建筑,其中:宋瓷文化中心为三星级绿色建筑,市民中心、双发·浅水湾为二星级绿色建筑,新冠肺炎患者市级定点救治医院改扩建工程为一星级绿色建筑。2021年,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70%,同时全面执行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落实《2021年全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结合遂宁发展现状,分解目标任务,促进全市装配式建筑行业均衡有序发展。我市突出四川浩石模块房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双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瑞泽杭萧钢构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目前三家企业已建成投产。
同时,高效促进能源资源化利用。我市自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节水型城市以来,切实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节水器具普及率100%。组织编制了《遂宁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专项规划(2021-2035)》,制定《遂宁市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对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80%,各县(市、区)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60%。
高质量推动城市绿色创新发展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全面推动城市能级提升,以“城市空间、经济发展、门户枢纽、生态宜居、服务保障、城市治理”六个方面能级提升为抓手,按照“引进一批、提升一批、迁移一批”的产业调整思路,推动城市产业迭代,重塑城市活力,实现空间“再利用、资源化”的低碳循环发展。
近年来,我市全力建设“生态公园名城”“西部水都”,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0%以上、绿化覆盖率43%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海绵城市达标面积55%以上。
持续推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2022年底实现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5%。全面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2025年底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建设现代宜人的居住社区。持续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力争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2022年全市创建省级绿色社区20个以上。
同时,实施中心城区建筑屋顶综合改造,采用微改造、“绣花针”等精细化方式开辟城市绿化空间,推广生态屋顶、立体花园,鼓励探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建设,高质量推动城市绿色创新发展。